以新用戶注冊為例,我們可能會在多個外部渠道投放廣告,投放形式又以PPC按點擊次數收費為主,影響轉化率的因素有:不同渠道,不同廣告系列,不同的目標群體,以及不同的著陸頁(也就是我們的注冊頁)。
渠道:
渠道有多種,搜索引擎,社交網絡,門戶網站,分類導航網站。
價格的話,搜索引擎最低,不過需要更多的技巧,如:關鍵字,目標人群等。
社交網絡價格較高,好處是,可以更細的指定投放人群,如:城市,性別,教育程度,興趣愛好等,如果銷售的產品利潤高的話,可以考慮,如投放:30到45歲,北京,對汽車感興趣的男性群體。
門戶網站的話,要考慮投放的頻道和展示區域,如:美劇頻道。
分類導航的話,要考慮分類的相關性。
廣告系列:
廣告系列要和展示頁面的內容有相關性,不必過于標題黨,過于嘩眾取寵,反而會導致更高的跳出率。
目標群體:
可以嘗試針對不同的用戶群做比較測試,最終找到一個最優的用戶群。
著陸頁:
可以結合AB測試來找出最優的注冊頁,有可能要針對不同的廣告系列,配上有針對性的宣傳內容。
在Google Analytics中的配置:
假設我們的注冊頁地址是:reg.aspx?source={渠道編碼},注冊成功的頁面地址是:succ.aspx,首先需要指定目標,創建一個新的網址目標:
然后在注冊頁面,寫入訪問級的用戶變量,記錄渠道名稱。
_gaq.push(["_setCustomVar", 1, "source", "{渠道編碼}", 2]);
然后要做的就是創建自定義報表,按用戶渠道看轉化率了:
添加報表到Google Analytics:https://www.google.com/analytics/web/permalink?uid=u8aeIS7iSEe6dTgKiSqkgQ
總的思路是,按渠道看:總的訪問次數,跳出率,轉化的次數和轉化率,大家在實際做的時候,還可以加入城市,小時維度來進一步細分。
本文介紹了根據source來比較轉化率的最簡單的情況,如果要按照廣告系列,做更深入的比較,還可以參考Google Analytics的自定義廣告系列的說明,來標記外部投放的廣告。
參考:
如何設置目標:https://support.google.com/analytics/bin/answer.py?hl=zh-Hans&answer=1012040&topic=1007030&ctx=topic
用戶變量的設置:https://developers.google.com/analytics/devguides/collection/gajs/gaTrackingCustomVariables
自定義廣告系列字段:https://support.google.com/analytics/bin/answer.py?hl=zh-Hans&answer=1033863&topic=1032998&ctx=topic
文章來源:紀楊的網站分析筆記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